内容渠道的贬值

作者:阮一峰 阅读(580)

上周,美国的Verizon 公司[4]宣布,将以前收购的两个网站—— AOL 和 Yahoo ——一起打包卖掉,一共50亿美元。

图片

这是怎么回事呢?Verizon 是美国第二大通信商,运营 4G 和 5G 网络。几年前,它突然心血来潮,决定进军内容行业,不仅提供通信服务,还要提供内容。

美国三大新闻门户网站,它一口气收购了第一名的 Yahoo(2017年45亿美元) 和第三名的 AOL(2015年44亿美元),另一家 MSN 属于微软,它动不了。

图片

买来以后,Verizon 就发现了真相,内容行业根本不行,非常难做,那些门户网站疲软不堪,业务毫无起色。去年又赶上了疫情,于是不想再撑了,决定认赔出局,抛售旗下的媒体资产,集中精力做无线通信。两大门户买来时将近90亿,卖掉只有50亿,仅仅四五年的时间,贬值了将近一半。

内容渠道的贬值,是一个全世界的普遍现象。国内的几大门户网站,这几年也在走下坡路。不仅仅是它们,传统的内容类网站都不行,论坛和博客社区都在凋谢,怎么都做不起来。天涯社区、猫扑社区,当年红极一时,现在都是奄奄一息。豆瓣的社区也不成功,只是因为它有资料库业务,所以还能维持。

贬值到什么程度,我举两个例子。(1)2008年,微软公司曾经报价446亿美元收购 Yahoo,被拒绝,理由是报价太低。到了现在,Yahoo 的价值连当年的零头都不到。(2)2013年,博客平台 Tumblr 以11亿美元的价格被收购,仅仅6年后,2019年又以300万美元卖出,贬值了99.7%,相当于白送。

图片

互联网是高增长行业,可是为什么,内容渠道却在大幅贬值呢?

我认为,根本原因是,内容的生产方式已经变了。以前,内容是媒体生产的,比如报纸、电视台、通讯社每天发布内容;而现在,内容是用户生产的,或者准确说,是用户发现的。你只要有手机,就能随时发布消息、照片和视频,别人看到以后进行转发,热点榜就这样源源不断产生了。

用户获取内容的主要渠道,已经从内容类网站转向了社交平台。用户看到什么内容,不再是网站主编决定的,而是由热搜榜和推荐算法决定的。所以,内容渠道才会大幅贬值,因为它已经不重要了。

内容渠道的贬值,一个直接后果就是,内容生产者也在贬值。内容消费向一些网红作者集中,其它的内容生产者基本赚不到钱,所以内容生产行业(作家、歌手、影视公司等等)我都不看好。最终,绝大部分的内容生产者,如果只依靠单纯的内容消费,恐怕都无法生存下去,必须有其他赚钱门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