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我的姐姐》观后

作者:和菜头 阅读(796)

昨天在北京万达CBD影城看了《我的姐姐》,首映礼的亲友场。现场有许多女编剧,观影过程中哭得一塌糊涂。我边上坐着位男士,他哭泣的时机和现场的女性观众完全不一样。女观众为了女主角,为了女主角的姑妈哭泣,他为了弟弟而忍不住大声抽泣。我坐在黑地里,觉得两边不同频的哭声本身就很有趣。
最近这几年,我看过的《我不是药神》表现了挣扎求生买仿冒药的癌症患者,《无名之辈》表现了小人物对成功和尊重的无限渴望,《我的姐姐》是第三部,讲述已经成人的姐姐在追求自我和人生梦想的途中遭遇幼弟。他们都是现实主义题材,都讲述当下生活中人的处境与困境,和大多数以娱乐为目的的中国电影相比,就显得很突兀,很特别。而我的《姐姐》尤为特别,因为它纯是以女性视角来讲述故事,就像是哑子突然开口说话,震耳欲聋

《我的姐姐》剧情并不复杂:父母为了得到一个儿子,逼迫女儿扮演残障。在高龄终于生下一子之后,又修改女儿的高考志愿,从北京某医学院临床专业改为本地某医学院护理专业,让女儿从医生变成了护士,这样女儿离家近,可以早点工作赚钱。于是,女儿从大学开始就和家庭决裂,独自生活。毕业之后进入医院,心心念念准备去北京读研究生,重圆医生梦。就在这个时候,父母突然遭遇车祸,留下了一个上幼儿园的幼弟......

这是一个两难选择,任何试图把它变为单一选择的尝试,都会引起很大的纷争。而且,现在网上的评论已经如此。觉得姐姐就应该去追寻自己的人生梦想,不应该为父母背负起赡养照顾幼弟的责任,这是父母的事情,和姐姐无关---这是少部分人有的想法,大部分普通民众会觉得这样的选择极度冷血,完全没有亲情;觉得姐姐应该放弃医生的梦想,承担起长姐如母的重任,把弟弟拉扯大,两个人相依为命在这个世间活下去,会遭遇少数人但是高分贝的反驳---为什么总是让女性一再牺牲?为什么总是让女性背负所有?姐姐的人生就不是人生么?为什么总是用亲情来绑架束缚?

电影《我的姐姐》对这两个方向都有很好的表现。一方面它表现了血缘和亲情的奇妙,其实,血缘没有任何道理可言,大概不是可以通过理性来进行理解。不管姐姐和弟弟之间如何相互厌恶,但是还是会被彼此吸引。在父母去世之后形成的真空里,姐弟之间的血缘关系会让人有相互连接的感觉,而不是孤零零一个人。在对方的身上,能看到父母的影子,就如同弟弟在姐姐背上说的话一样:你身上有妈妈的味道。姐弟分别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,把对方视为自己人生可能性的一种;也分别在对方身上看到父母的影子,把对方视为父母生命延续下来的一部分。这就是血缘的力量,无视这一点,就是无视人性。

另一方面它表现了人对成为自己的渴望,这是现代社会的价值核心。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去完善自我,追求人生理想,实现个人价值,独立自主地活在这个世界上,这是一个社会最大的善。如果考虑一下5座的汽车,标准的单元楼,乃至是家庭装的食用油,都可以发现一切都指向个人的小家庭,而不是旧时代的大家族。现在社会里要求每一个人都以独立个体的形式存在,先有独立个体,然后才有事业,才有家庭。这同样没有什么道理可讲,否则现代社会可能因此崩解,工厂和写字楼得不到一个个独立的打工人,而是要面对国王的臣民,领主的家臣,和族长的男丁。不隶属于任何人的人,才能打工。隶属于某个人的人,只会尽忠。无论是现代国家,还是现代企业,需要的都是原子化的人,并且不断美化自我实现,这是社会前进的最强动力。无视这一点,就是无视现实。
所以,电影《我的姐姐》里提出的问题并没有什么简单答案,不是一句“找人领养弟弟,自己去考研不就好了”,或者是一句“当然是留下来照顾弟弟,这是姐姐的责任”,就能解决的事情。如果每一种选择后面都没有强大的支持,也就没有这样的撕扯和纠葛,也就不会有这样一部电影。所以,我看网上那些扯着嗓子喊叫的人,忍不住怀疑他们的智商是不是有问题,大声喊叫所谓的“正确答案”,愤怒地驳斥另一种选择,有可能是出生时上帝忘了安装大脑,放了个二极管就打发下来人间。

《我的姐姐》不止于两难选择,它用女性的视角来看待这件事情。其中专门做了几组对比,一组是女性对于家族和家庭中男性的观察,他们得到了更多的选择,更好的资源,然后他们做得怎么样?这里隐藏了非常微妙的嘲讽。另一组是旧女性和新女性的对比,以姑姑为代表的旧女性选择了放弃人生梦想,选择了压抑内心情感,选择为了过去的兄弟,如今的丈夫儿子做出牺牲。而以姐姐为代表的新女性选择坚持自己的人生,必要时可以放弃工作,放弃男朋友,甚至是放弃弟弟,都坚决不肯让步,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。

所以,今天我专门选了这张题图。我觉得镜头设计得非常好:姑妈站在过去对望姐姐,带着愤怒不屑和失望,和弟弟站在一边。弟弟皱着眉头望向姐姐,身边有姑妈的支持。而姐姐和他们对峙,站在黑暗之中,无法看到面容神情,也无法看到衣着打扮,感觉非常孤独。双方之间似乎有一条鸿沟,彼此都站定自己的底线。但是一边人多,一边人少。
许多人,尤其是女性,不喜欢《我的姐姐》目前的这个结局,认为姐姐是投降派,认为编剧和导演在做大团圆,调和矛盾和稀泥。有些人甚至觉得开放性结局不好,应该封闭选择,让姐姐最终选择离开。在另外的平行宇宙里,我看过好几个版本的结尾。记得有一个版本的结尾,是姐姐离开收养弟弟的家庭,独自一人走回家,在经过地下通道的时候,突然蹲下双手抱膝开始在黑暗里痛哭。还有一个版本是收养夫妻突然得到了怀孕的喜讯,旋风一般从两姐弟身边跑向医院,只留下他们两人面面相觑

我自己最喜欢的那个版本,是收养协议放在桌子上并未签署,姐弟两人决定在收养人家的草坪上再踢一场足球,结尾是两个人心无旁骛地踢球,仿佛周围的世界和他们俩无关。所有的选择都是艰难的,所有的选择也都是痛苦的,有一个佛教故事曾经说过:一个人被猛虎追赶,逃到悬崖边,发现自己无路可走,就只能顺着悬崖边的藤条爬下去。藤条不够长,他坠在半空,下面是汹涌的大海,毒龙正在仰头看着他。他又发现有一黑一白两只老鼠,正在头顶啃啮藤条,马上就会断裂。这时候,他发觉身边有个蜂巢,有蜂蜜流出来,他用手蘸了一点尝尝,感到非常甜美,忘记了身边的一切。

你所能看见的结局,那就是可能的结局。